
中国美术馆12月1日讯 1996年11月,中国美术馆接受了来自德国著名收藏家彼得·路德维希先生和夫人伊雷娜·路德维希无偿捐赠的89件(117幅)国际艺术品,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添上了重要的一笔。十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美术馆在十年间不断通过各种组合方式陈列这批艺术品,并到国内其他城市巡展,并不遗余力用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形式发挥这批珍贵艺术品的价值。 今天,为纪念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十周年这一重要的日子,中国美术馆特从这批艺术品选择了57幅作品举办以“在观念与现实之间”为题的陈列特展。今日下午,中国美术馆还为此特展举办了学术研讨会。
今日上午,中国美术馆邀请了原中国驻德国使馆大使梅兆荣先生,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杨力舟先生,原中国驻德国使馆文化参赞李世隆先生,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原文化部外联局驻外文化参赞张德生先生,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副处长陈平先生以及德国驻华使馆官员等人出席了此次特展的开幕式。梅兆荣先生、杨力舟先生等人是当年捐赠活动的亲历者,他们为此次捐赠做出重大贡献。
梅兆荣先生、杨力舟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彼得·路德维希夫妇当年的义举及其事迹。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路德维希夫妇作为世界知名收藏家的文化胸怀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感,同时,他代表中国美术馆感谢了在座的诸位嘉宾,对他们促成当年的捐赠举动、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批珍贵艺术品的价值的努力表示了深深的谢意。范迪安先生还表示,如今中国美术馆依然和路德维希基金会以及以路德维希命名的博物馆机构保持密切的联系,期望能为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添更为丰富的内容。随后,在场嘉宾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中向为代表十周年的花墙上插上了鲜花。

梅兆荣先生致辞

杨力舟先生发言

范迪安先生致辞

献上鲜花

学术研讨会现场

彼得·路德维希夫妇作为国际著名的收藏家,早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收集艺术品,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中国古代的陶瓷、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艺术、巴洛克艺术、古典现代派艺术到先锋派艺术和德国当代艺术,美国波普艺术、废金属雕塑,直到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艺术,都在其收藏范围之内,可见其收藏之广。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收藏视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自1957年与科隆和亚琛的博物馆合作开始,路德维希教授夫妇就不断地向世界各地的几十家博物馆捐赠或外借他们所收藏的艺术品,并创建了二十多个以路德维希命名的博物馆和机构。1996年11月,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价值2700多万美元艺术品,他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中国美术馆内设立一个用他名字命名的机构,并挂一块牌子,如今“路德维希国际艺术陈列馆”的铜牌依然悬挂在馆内,向世人展示了他们作为收藏家的一种宏大文化视野与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观念与现实之间——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10周年特展”展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