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作者

王易罡
出生日期:1961年
出生地点:黑龙江
教育经历: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工作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大连艺术博物馆
出生地点:黑龙江
教育经历: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
工作单位:鲁迅美术学院大连艺术博物馆
个 展:
“那时那地”,2007年,马里兰大学美术馆,美国
“这不是中国山水”,2008年,新加坡
“王易罡抽象艺术回顾展”,2010年,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从西方到东方”,2010年,华山创意文化园,中国,台北
“在色彩与情感之间”,2012年,索卡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这不是中国山水”,2008年,新加坡
“王易罡抽象艺术回顾展”,2010年,今日美术馆,中国,北京
“从西方到东方”,2010年,华山创意文化园,中国,台北
“在色彩与情感之间”,2012年,索卡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群 展:
“后先锋中国新艺术展”,2007年,汉雅轩,中国,香港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2010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北京
“广州三年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2012年,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2012年,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德国
“碰撞——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实验的案例”,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北京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2010年,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北京
“广州三年展——第三自然·中国再造”,2012年,广东美术馆,中国,广州
“无形之形——中国当代艺术展”,2012年,卡尔舒特艺术中心,德国

艺术感言
作为艺术家,首先要做到思想人格的独立,认识到一种“个人主义”的重要性,而这种“个人主义”在抽象绘画中又会得到一个很完整的体现,这样的艺术才是有意义的。我一直在努力使“抽象艺术”作为一个表达自我最为有力的艺术形式,用它来解构具象现实主义那种权力话语。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这完全是我自己内心的要求。这种要求也只有在对具象绘画破坏力极大的抽象绘画中,才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在这组作品中,事实上结合了我以往几乎是所有的绘画经验,我试着把自己走过的路、用过的方法同时处理在一个画面中。我决定在画面中继续使用以往用过的圆点,增强画面的当代性或是一种现代工业因素。点的尺寸、排列方式,经过几次试验后便获得了现在的视觉效果。同时强调了作品中的实验性,体验到了一种对未知世界探索的可能性。

参展作品
-
2012浅绛系列77号
尺寸:160×300cm
创作年代:2012 -
2012浅绛系列78号
尺寸:160×300cm
创作年代:2012 -
2012浅绛系列79号
尺寸:160×300cm
创作年代:2012 -
2012浅绛系列73号
尺寸:600×400cm
创作年代:2012


开放时间: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 馆 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 咨询电话: 64001476
中国美术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55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16
中国美术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558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16